上海昆虫博物馆暮春至初夏进入繁忙时节
枫林路300号——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静谧的院子里,悄悄酝酿着一场美丽的“飞行聚会”。本月起,上海昆虫博物馆占地500平方米的露天蝴蝶园将进入繁忙时节:出游的学生、“科技周”的宾朋、欢度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的小朋友,都不会错过和蝴蝶“亲密接触”的最佳季节。还有,全市首创的免费“昆虫夏令营”也有今年开营的打算,几十名徐汇区的农民工子弟将成为“幸运儿”……
这样的热闹,将一直延续到金秋十月。因为对大多数昆虫而言,22℃~27℃是最适宜生存的温度,在上海,想要在大自然里和昆虫一起“嬉戏”,就得把握4月底至10月的半年时间。这不,记者日前在昆虫博物馆的温室“探营”时发现:悬着身子化蛹为蝶的小家伙们,颜色渐深,已经开始破茧而出了。
藏品丰富的上海昆虫博物馆,前身为法国神父韩伯禄筹建的上海震旦博物馆昆虫部,1883年在徐家汇建成,上世纪曾享有“亚洲的大英博物馆”之美誉。经过提升和改造后的它,目前已是本市科普场馆中的“领军人物”,室内展馆面积达2600平方米,拥有100多万件全国各地的昆虫标本,其中,我国唯一一种被定为“国家一级保护”的昆虫——金斑喙凤蝶、单只标本售价高达36万元的“光明女神”闪蝶,都是“镇馆之宝”。昆虫网室(即蝴蝶园)和玻璃温室是去年投入使用的“室外分部”:暮春初秋和整个夏季是蝴蝶园的“好时光”,小朋友们可以亲手尝试如何用网子捕捉蝴蝶,但必需在离开前放生,工作人员会“还”一件蝴蝶标本,供你制作书签、贺卡等纪念品;天气转凉后,昆虫们“迁居”温室,访客进入其中就能忽略室外的寒冷,继续“窥探”昆虫过冬的秘密。
蝴蝶园里,也有花花草草和小桥流水,却不同于一般园林般错落有致。植物的颜色似乎用不着讲究鲜艳,坚决不给它们“吃”农药,甚至连“杂草”都懒得打理。昆虫博物馆的专家告诉记者,这里的主角不是植物,而是昆虫,只要能为昆虫提供寄生地的植物就要“纵容”它成长。比如,那种会开不起眼的小碎花的醡浆草,富有花蜜,就是蝴蝶的最爱之一。